2014年11月29日 星期六

「夏之旅」:藝術作為一場微旅行

Writer's note: 本文為2013年7月,為於柏林GlogauAIR藝術村展出的「Sommerreise」撰寫的策展論述,可惜的是一直沒機會進行正式的發表。

*****

「夏之旅」:藝術作為一場微旅行
Sommerreise: Kunst als eine “Mikroreise"

文/高森信男

Fremd bin ich eingezogen,
Fremd zieh ich wieder aus.

我來時是孤單一人
我走時,還是孑然一身

- Wilhelm Müller (1794-1827)



  舒伯特(F. Schubert)的《冬之旅》(Winterreise、1828)連篇歌曲集無疑是19世紀初最重要的德語歌曲(Lieder)。《冬之旅》採用了穆勒(W. Müller)的詩作,該曲的內容結構其實很簡單:整個故事發展圍繞在一位男子為了能找到機會去見暗戀對象一面,而在冬季的大雪之中踏上了獨自的旅程。基本上整篇連篇歌曲是個很單純的故事結構,然而《冬之旅》的複雜度在於對景物和主角心理感受的深度剖析。從物理時空來看,《冬之旅》的主角所走過的旅程軌跡,放置在實際空間上並不漫長。然而旅途所經過的尋常景物,卻激發了主角的情感,最後成為主角拿來連結自身激情(Passion)、記憶、感嘆、幻想的介質。這整段「微旅行」(Mikroreise)被發展成龐大的敘事結構,透過了地景的描述同時向外及向內發展敘事(Erzählung)的結構。

  舒伯特的《冬之旅》開發出了一種敘事結構(Erzählkonstruktion):地景成為了一種可以被現象學觀看的客體。而且這個觀看過程可以同時性的去發展出一種近乎私密的情感旅程。如同耶穌前往受難釘刑的旅程一般(Passion),這是一段緩慢的煎熬之旅;但是同時也是一個透過空間的外在情境轉換,一步步邁向質疑、辯證、承受和昇華的旅程。對台灣的情境而言,藝術在社會中的系統被刻意的隔離於社會(或歷史)之外;而藝術本身做為社會系統,其內部也被刻意的進行切割。在這現實處境之下,台灣藝術家們彼此成為了對方的陌生人(Fremder)。這也是為何在許多台灣當代藝術品中可以見到這種「遊蕩」(Voyage)的特質。尤其當藝術家在這趟「微旅行」中加強了他們的感官性描述以及私密經驗之時,一種帶領我們重新觀看尋常地景的視覺敘事模式也因此被開發了出來。



  在本次展覽中,侯怡亭的《In/Out Place》(2012)直接創造了一種獨特的空間經驗:觀眾本來以為他們正透過了廢棄廠房的透視視角看到了工業區的地景;然而在下一分鐘,整個觀看經驗開始「飛翔」了起來。靜態和動態的觀看經驗被巧妙的接合在一起,創造了一種旅程經驗。葉偉立則是以自己的生命經驗不停的去加強這種獨自「遊蕩」的特質。葉偉立在墨西哥城的駐村創作經驗中,把魯佛(J. Rulfo)小說文本中的「旅行」和「尋找記憶」的經驗擴大,並且和自己的記憶交纏在一起。這是一趟和鬼魂對話的旅程:在旅程(作品)發展的過程中,實體的空間和物件也被作為作品創作的載體而被一一創造出來;並且成為了在空間中實際被拿來移動的客體。在本次展覽中,將會試著用文件和記錄片的模式,來重塑葉偉立的旅程,並且協助觀眾能夠理解其作品內容的複雜織度。

  除了兩位作品風格已經趨向成熟的藝術家之外(兩位皆於70年代出生),本展覽也同時引入一批於80年代出生的台灣年輕藝術家,企圖同時呈現他們的生命及感官觀點。林書楷自2011年以來的《陽台城市》系列,不停的以許多木質積木堆砌出一座座超現實「城市」。這些積木其實是用來翻模用的木質模型,是見證台灣加工出口業發展的夕陽工業。林書楷從他父親即將面臨關廠命運的小工廠中取得這些大批材料,並且結合了童年於台南市區宮廟間「遊蕩」的記憶發展成今日的作品。林書楷於2012年開始,讓這批工業材料在世界各地旅行和「重建」。在柏林的展出中也將配合於德國尋獲的廢棄工業零組件進行組裝工作。



  王彥翔則是使用「遊蕩」的形式在生活中收集了許多的有機體:包括了菌類、蜂巢、甚至是自己的眉毛。王彥翔透過了雕塑的方法學來重新塑造、記錄自己於日常生活中所湧現的情緒片斷。牛俊強則是善於透過「在場」和「不在場」間的關係,創造出虛擬的對話空間。在他近年的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透過影像及言語,一段段的對話關係被藝術家橋接起來。在這過程中,從來不曾實際存在過的旅程經驗也被「創造」了出來。在展覽現場,也會呈現兩部由記錄片導演盧彥中所拍攝的紀錄片《瘋顛狂書道館》(2011)和《南島盛豔之花》(2012):這兩部紀錄片分別記錄了兩位在台灣南部工作的素人藝術家。素人藝術家和「專業」藝術家最大不同之處,在於其所處的社會位置被放置在高度隔離的狀態。素人藝術家無法進入到現存的藝術系統之中,也因此素人藝術家處在高度獨立的狀態,只能朝自身的生活、記憶去進行孤單的旅程。除了視覺藝術作品之外,本展覽也將邀請擊樂表演家游丹綾針對《冬之旅》本身去進行創作和回應。

  地景做為一種觸發情感的媒介,暗示了人類的情感及記憶塑造會隨著自然環境而改變。這包括了景觀、溫度、氣候、濕度等外在因素。《冬之旅》中所提及的情感和藝術塑造經驗是有其地理性限制的;台灣的藝術家在截然不同的自然環境之下生活和探索,勢必會造成藝術品在細緻的感官接收經驗以及敘事方式上的差異。至於這個「差異」究竟為何物?則有待展覽的發展來解釋。由於這是一種相對性的比較方法,因此需要把藝術品置入在截然不同的氣候環境和觀眾群中,才會有獲得解答的機會。來自熱帶島國的「夏之旅」即將在柏林的大雪之中展開旅程,這段旅程除了會呈現台灣年輕藝術家的藝術表現之外,也會透過「微旅行」的形式,讓觀眾進入到藝術家的生命地景之中(Lebenslandschaft)。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